聊聊情緒行為-遊戲中的情緒協助4.2

上回在玩遊戲學習時或ESDM操作共同參與的例行活動時的情緒協助方式,透過理解孩子背後的行為需求後及重新引導,若這2個方式仍未能完全處理。還有一些策略可以運用,例如協助孩子理解整個遊戲的流程與忽略刻意引起注意力的行為。

協助理解流程

當情緒開始升起的時候,透過告知及引導,但當孩子在情緒當頭,其實要進行完成這件事不是很容易,需要來來回回的協助。所謂來來回回的協助,是指有時你需要引導一些,但有時你需要引導或告知的多一些,但終究孩子會因為你的引導與調整引導的次數,而長出自己新的調節情緒的能力,這樣的歷程稱為來來回回的協助,而非一步到位。

而另外一項重點是,當孩子在開始情緒爆炸或崩潰時,你需要穩定自己溫和且清明一致的給予引導,儘可能情緒不被孩子勾動起來。和孩子用說或是用重複的指令、堅定但不生氣的語調、每次在遊戲教學活動都儘可能以這樣的方式做。例如:

當遊戲到尾聲,孩子開始出現疲累或是因為無法將積木裝好而有情緒爆發的升溫時。👉你可以等待孩子在冷靜時,

👉和孩子說再3或5分鐘遊戲時間(時間由家庭依據當下的活動及接著後續的時間自己調整),

👉然後給孩子操作他比較熟悉的玩具(但不給予過多可以重複玩法的玩具)讓他的情緒能夠在熟悉的活動中做自我調節。

👉以上的方式都是協助孩童回到他熟悉的活動下,然後你陪著孩子進行遊戲與示範,讓遊戲結束是一個正向經驗的結尾,記得鼓勵與回饋孩子的情緒穩定。

又或者是孩子丟東西在地上,你可以透過視覺圖讓孩子知道,先做什麼再做什麼。但保持平靜的說完這個流程,然後再平靜的協助孩子回到熟悉的遊戲中,繼續和孩子模仿及示範,回到正向的結束。

忽略要引起注意力的行為

積極的忽略很重要,什麼是積極的忽略?意思是指,你明確知道孩子的情緒行為是因為要得到你的注意力,所以你必需要刻意的不去回應孩子,不與孩子對視、不特別回應。例如:孩子丟東西,看看你會有什麼反應;或大叫看看你的反應是什麼。先深呼吸,別急著出口協助,因為你的出口都是讓孩子得到注意力的反應。

忽略有許多不同層次和程度。剛提到的不對視,壓低你的視線、身體刻意的轉身不回應、開始保持安靜或暫緩和孩子對話、或是將您剛才開心的情緒調成中性即可(情緒暫放心中,但自己要察覺到自己有生氣或挫折等情緒)。以上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發現他一丟,你就很刻意的做出忽略,這會讓孩子學會自己丟東西的行為,會呈現另一種結果,形成另一種遊戲操作或操弄,大人儘可能的降減自己的行為。這會有些挑戰,需要在當下觀察一下自己眼神和音調,如何做比較能貼切到當下不會太明顯的表現也不會增強孩子引起注意力的行為。

但是,如果遊戲或孩子有安全疑慮,絕對不可以使用忽略。

綜合這二次的整理:發現孩子背後需求、重新引導、協助理解流程、適時忽略,這四個方式即為遊戲中可以協助孩子情緒調節的方式。

延伸閱讀:聊聊情緒行為-遊戲中的情緒協助4.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