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情緒行為-遊戲中的情緒協助2

繼上次聊到我們透過遊戲中觀察到幼童的情緒穩定或不穩定的前兆後,我們還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去評估這個行為背後的功能及意圖。當不適的情緒重複出現時,或是有明顯的情緒干擾活動,更需要去透過行為去了解分析可能背後的功能及意圖:例如,是為了要得到大人的注意、還是要逃開或不想做什麼事、又或者是想要得到東西、最後一個則是慣性行為或感覺/感官的尋求。這四個功能可能以單一方式出現,又或者是以不同程度的疊加出現,但總有一個功能上會是最主要的功能,其他為次要的表現。

👉得到注意力:

當行為的目前是要得到大人的社交注意(我要你看我),幼童通常會重複或反覆做一些行為或行動要得到最大的關注及回應。要留意的是不好的行為及好的行為都會得到注意力(不好的注意/好的注意)。例如:幼童把東西拿起來展示給你看。

👉逃開/不想做:

有些行為很常用這類的方式做外表在的呈現或包裝,例如幼童可能停下來例行的遊戲活動,或是不參與你給的遊戲方式,或是不要這個玩具,不要進這個地方,或不要和這個人互動—特別是沒見過的陌生治療師或是其他親戚等。你可以在遊戲中觀察到,加入了不同的物件後,孩子開始增加不做或想離開的行為,又或著是玩具難度增加,孩子也可能不參與或是開門想離開治療室或出去。

👉得到東西:

有些行為是為了得到某些物品,這種情況發生在很多情境,有可能在遊戲中,生活中等,但這些得到東西,也有可能是指人或是事情,例如:要媽媽一起進來,或是要回家。如果幼童這個需求沒有被回應,很容易有挫折或生氣等不同程度等情緒干擾行為。

👉慣性或感覺尋求:

有些幼童仍有些感覺尋求的表現,例如甩手,或身體晃動或是聞東西,看線條或光影等視覺探尋或是對特定材質的觸覺反應。當我們發現這些行為時,我們需要先確定其他的功能,因為這項成因最常伴隨其他行為功能的出現,例如:玩具放嘴巴吃,然後會得到大人的不好的注意。或是新玩具加入時,身體搖晃感覺變多來表示不想參與,又或著是用拍地板拍東西的重複行為代表溝通要玩其他的玩具。如果我們找不到對應的可能功能,那可能可以將這個行為放在自動慣性化的反應,就是來自於孩子經驗與內在的增強形塑的很快速的慣性反應。

簡單的說,如果這個行為的功能不是要得到東西或是避免東西,那就比較偏向是內在的自我增強的一種行為慣性了。舉例來說:孩子拿到玩具車,馬上拿起來看輪胎裡面的小部件;或是用手拍地板拍書拍任何桌上的東西,來得到手拍東西的手部感覺回饋;又或著咬衣服或戴上口罩後就咬口罩,這些都是在嘴部口腔的慣性的感覺。

當我們能觀察在互動的情緒不穩定的表現特徵,我們就有機會可以預防。當我們能夠理解行為背後可能的功能,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部份來做協助及介入。有些行為很明顯可以觀察到,但有些行為需要比較多來回幾次的確定及蒐集行為前因及後果,這個確認的行為有一個學習的架構稱為ABC(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過  & 延伸輔助閱讀 理解孩子行為1-3),透過這樣的理解,這些資訊能夠幫助您形成一個可能的推論,對於這行為的推論才比較有機會去試著回應及修正處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