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教會我的事—正念拳擊

正念調節

很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心情不佳壓力好大可以運動一下,

讓自己好一些,不知道你也是這樣嗎?

今天來分享運動和壓力的故事,

"老師,我最近壓力很大,來上你的拳擊課會不會好一點?"學生問。

就帶著這樣的心情,參加這堂付費的拳擊有氧課,想藉由運動來讓自己減壓。

但打完後,還是覺得很累壓力很大。

是什麼原因或因素影響?我們可以說運動無效嗎?

課後和她聊聊,不是運動本身的問題,運動本身都是中性的。

而在言談過程中參加這堂課時,她在每個節拍揮拳出拳,都伴隨工作對象的畫面,使的每一拳都出拳在工作壓力的對象上,把對象當作是目標來運動。以外行觀點看起來,好像宣洩情緒,但以大腦結構及功能來論,這樣的想法或思維,它仍然不斷在運作和工作相關的畫面、事件及情緒,不斷的在反芻,所以整場下來後,整個這樣的工作與情緒連結更強烈了。

自己在教課時,有時也難免會有工作壓力思緒進入,而若處在思緒中,我的注意力就會飄移,連內心拍數或下個八拍轉換進行不同動作,都會來不及在大腦中提取動作型組,而落拍或動作整個不流暢。

如何回到當下與身體連結非常重要,因為回到當下身體的狀態,例如出拳的速度、收拳的力道、核心的收縮旋轉、踢腳與地板的感受回應,每刻的與當下身體的感知做連結,原先占據你心思和念頭的事件,特別是情緒感知,會逐漸弱化。如此一來,下課後/運動完,會比較清明,情緒也比較穩定。那個當下的運動和自己身體感知的連結,少了反覆思考才有減壓及情緒調節的成份。這樣的方式並無法消除事情及人物,但能減少那個在心中盤旋的不適情緒的程度,讓自己有機會重新面對及再接觸。

你呢? 你運動時的習慣是什麼,耳朵聽音樂,腦袋想工作,還是聚焦在身體肌肉或動作的感知呢?找找看你的慣性,試著在運動時和自己身體連結,體會看看有沒有什麼差異。每個時時刻刻的當下,都在協助我們舖陳未來,當下如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