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與學習

常常陪伴家庭去處理學齡孩童的動機不足或選擇性的問題,但說到這類的動機問題困擾,得回到動機問題往往會由什麼原因堆疊出來?

可能來自於 :之前參與的經驗、過去學習的經驗、或是偏好的學習方式、對環境或作業的引起外在或內在有無誘因的情況、或是預期不會達到目標或成功、或不太想要嘗試、或對作業或活動找不到意義或是對自己而言的目地,這些都會影響兒童學習的參與、注意力及持續參與下去的動機。

大多數的孩童,包括大人都喜歡事情能夠達標或成功,但有些孩童可能在作業操作或認讀等相關學業技能上可能有潛在或明顯的困難或挑戰,以致於無法因應或勝任作業而在其中得到成就感。持續成功的孩童,可能可以接受偶發的失敗,但持續都面臨挑戰的孩童,他們的動機會相對消弱或減少很多。這往往和後續的學習,形成連動的關聯影響。你可以這樣試試看運用以下來調整,來重塑或更新之前的經驗及增加自我完成及效能的感覺:

友善的關懷與理解:

  • 安頓好自己想關懷及擔心孩子的心情,大人先穩住。
  • 先了解孩子的特質:不論學習表現如何,總是可以在孩童身上找到一些優點,例如:願意再嘗試、或是其他類型不錯的表現,試著在生活當中找回或找出孩童的優點及優勢,在針對這優點及優勢擴展延伸到想協助的目標。例如:喜歡做什麼?做什麼事最容易成功?比較不介意什麼事情呢?
  • 運用優勢卡制作:和孩子一同制作優勢卡,透過討論讓他能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增加別人比較能了解他。找回自己理解自己的優勢,也能藉優勢項目延伸其他方面的機會。
  • 調整難易度:太難或太容易引起焦慮的作業或活動,都有可能會引發孩童想要逃開或減少投入配合的情況。
  • 節奏和步調的搭配:留意認知和動作速度上有沒有困難,是否要分段或有些調整的方式,來協助孩童學到勝任或一點點的進步或維持。

善用策略(視覺、次序及拆解目標)

  • 適度給予稱讚、鼓勵及運用視覺化,來呈現待會的內容及節奏、順利及時間為何。
  • 調整順次,先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的次序。把能孩童喜歡的活動作業,放在後端增強孩子驅動前端作業的配合。
  • 調整環境:留意孩童在環境中的舒適區,參與活動的人數範圍,場域能否先告知及熟悉觀察。
  • 預告可能的情況:除了告知可能發生的情況,也需要告知可能會有例外的情況。
  • 討論及設定好可以當下可以做到的事,暫把未來目標拆成每刻當下可以完成的小事。
  • 三明治編排法:簡單-挑戰的-適中的作業或活動的安排。
  • 找出在生活及學習情境裡,能讓優勢維持的方式,慢慢能讓動機出現有正面的效益。

回饋方式(鼓勵及成功經驗)

  • 所有人都喜歡被肯定,你的肯定會提升驅動孩子的行動或動機。
  • 減少習得的無助感,提供最小步的成功經驗。
  • 每個小的成功經驗,能形塑教會孩童學習及增加動機的方式。
  • 來來回回的歷程中:試著不說教的陪著孩子練習處理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當下如何照顧自己的心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