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可以自己做選擇或做決定的機會不少,但也難免會有遇到事情都無法如願的情況;回想一下,一項社交活動,是你沒有動機,但又無法拒絕得出席的,此刻的心是很抗拒參加,當下你會怎麼安頓自己的身心的?
"是和自己說忍一下就好",還是"帶著不抗拒和承接自己狀態的參與呢?"
榮格曾提到過,凡事抗拒的,都將持續存在,而且會越來越大
“What you resist not only persists, but will grow in size.” Carl Jung。
例如:抗拒這個不愉快,不愉快反而在;抗拒失眠,反而更難入睡。
抗拒是直接的表露,另一種潛在的是否認,否認這件事,不提到則不需要去面對或處理這事情,把當前應該要經驗到情緒課題的機會壓抑下去了;在自我照顧的環節中,看見很重要,而這"看見"是真的遇見及看到,而非一個"期待"或"想要的遇見";我現在正感覺到什麼?是一種真的看見自己的狀態,例:我現在感到很沮喪,而非我不要沮喪都會沒事的。我現在就是覺得很生氣,氣很多事情,也氣自己沒做好,取代我不能生氣,生氣沒有用,生氣也改善不了問題。
看似些微的差異,但以自我慈愛及照顧的觀點來說,承接自己當下的狀態才能夠啟動善待自己的開始,只需要帶著關愛的力量,來看當下自己的情緒,承接這個情緒,陪伴它一下下,在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情況下讓情緒跑一下下,只要感覺到它,知道它在那就好,它像訪客一樣,看見它後,就會慢慢離開。
"我知道我真的很不想去,而且愈來愈生氣自己無力拒絕,我看見這個生氣,生氣讓身體心跳加快,聽著心跳,我看見這個抗拒和生氣,我會在這裡陪自己—回到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到身體裡的呼吸,去感受呼吸的快或慢,感受吸氣吐氣的溫度,感受是長的呼吸還是短的呼吸,再慢慢去覺察身體目前的情況變化,跟著身體狀態走,覺察有沒有評價自己,覺察有沒有強烈的在心中要求自己,僅僅就是陪伴。再從呼吸覺察拓展到全身,覺察不適的感受,氣息就隨著不適感受的部份離開。"
這方式是種用覺察去貼近當下的感覺的樣貎,用覺察去感受自己有沒有被情緒牽著走,然後用溫柔非評價的方式來看見它,陪著自己一起度過當下的情緒風暴,就是一種對自己友善照顧的方式。
方式:
- 從覺察開始: 找一個讓自己能溫和友善的與自己在一起的空間。安靜的靜下來,將注意力放在你內在的經驗,有沒有什麼想法出現在心中?或是現在有什麼樣的感覺?或是有什麼樣的身體感受? 若有任何想法念頭/感覺的出現,試著去知道它就好,讓它自然進來自然的出去,覺察自己有沒有任何的評價的出現,如果有,知道就好,讓它自然的出現自然的出去。
- 集中: 回到呼吸,去領受呼吸帶來的身體感受,運用呼吸把自己安住在當下。
- 擴展: 把覺察的範圍展到呼吸周圍,去全面的感覺,覺察到任何不適感受,透過呼吸的氣息進出,將你的覺察帶到那裡,然後溫柔的不評價的,把氣息從這些感受的部份呼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