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ERS社交技巧課程心得:從理論到實作,親子共同成長的珍貴旅程」

我是在醫師門診介紹下得知PEERS課程的,雖然了解這個方案的理念,但對於如何執行與落實並不清楚。於是,我在初期便上網訂購了兩本相關書籍:一本內容詳盡、厚重如大學教科書,另一本則輕巧便攜,方便隨時閱讀。兩本書的內容都非常豐富,特別是那本大厚本,而小本的說明也足以讓我初步理解PEERS的核心概念。在正式接觸治療課程前,我和孩子便已透過閱讀對PEERS有了一定的認識。

當時我認為,書中的理論概念已經很充足,但要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應用,卻讓我感到困惑。後來,我在網路上找到了一家提供PEERS課程的治療所,於是決定帶著孩子前往進行初次諮詢,以確認這個課程是否適合我們。在諮詢過程中,我了解到課程不僅包含理論學習,還有實作與練習。儘管治療所的心理師清楚說明了課程的進行方式,我的內心仍然帶著些許不安與壓力——畢竟,對於尚未親身體驗的內容,仍有許多未知與想像。

直到參與了第一堂課——交換資訊課程,我才真正理解,原來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實作後是這樣的(原來可以這樣進行)。課程內容豐富,資訊量不小,需要時間消化與練習。而更重要的是,這門課程不只是孩子在學習,家長也同步參與,親身體驗孩子的練習方式與進展。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察覺,原來日常聊天與社交互動是有其結構與技巧的,甚至會反思自己過去與朋友、同事或學生閒聊互動時,是否也常出現課程中提到的社交錯誤——在書本上閱讀時或許不覺得有自己有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但透過實際練習,才發現其中的細節與挑戰。

隨著練習的累積,孩子與我的對話模式也逐漸發生變化——他開始願意嘗試新話題,也能夠輪流聆聽與回應,甚至對我的話題產生好奇。孩子自己也認為,PEERS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學習方向,讓他在維繫原有友誼的同時,也開始有了新的突破。

由衷感謝盛開兒青開設這門課程,也感謝自己與孩子參與其中。每一次課程都帶來收穫,無論是自身經驗的更新,還是從其他家庭的分享中獲得啟發,都讓我更加珍惜這段學習旅程。能夠與一群家長共同學習、交流,彼此分享生活中的挑戰與孩子們的成長歷程,實在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青少年階段的社交團體相比小學階段更難尋找,而這門課程不僅為孩子提供學習社交技巧的機會,也讓家長得以共同成長,這樣的機會十分難得。

謝謝PEERS,謝謝心理師們,也感謝這段一起學習的家庭,更謝謝自己與孩子,共同走過這段學習與成長的旅程。

2

(照片非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