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現場中,很多父母會提問到孩子情緒不好,容易生氣,特別是不順其意時易有情緒的起伏,而這情緒的起伏的程度大和頻率高,通常都在臨床上是很常遇到的家庭困擾。
- 情緒行為的背後需求
先回到功能來看,情緒和行為在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及功能,它們的角色主要是傳達溝通及行動,例如:感覺到生氣,所以採取行動(大哭/吵鬧/搶東西/打人/生悶氣抗議等);但,這背後可能有些孩子更想要傳達的需求,例如:我需要被了解、我需要被承接、我需要被安慰等各類需求,而這各類需求都會對應不同的行動方案來滿足內在或表達內在。
所以,生氣的情緒不只是情緒,還有它背後需要看見的需求,年紀愈小的幼童看到其情緒及需求的一致性會相較大齡孩童或成人高,年紀較大的兒童青少年或成人,會因為經驗或其他成長的因素等,將內在需求包裝成不同的樣貎呈現在情緒傳達上。例如:身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已預測到孩子們會因為等會兄弟會因為桌上的布丁而爭吵,於是下令所有人都需要他允許才能拿桌上的布丁,而若沒有看見內在隱微的需求,我需要協助控制場面不讓場面失控,所以我用生氣或語氣強烈的部份來傳達”你們要先問我,我同意才可以吃的場面”,所以爸爸內在有一個擔心及引起想要控制的需求,希望讓場面不會有兄弟爭執難處理後續的部份,而這很常是我們內在很快的慣性反應,而有時自己都沒有辦法立即當下覺察到。所以只有看到爸爸很生氣的提醒,但搞不清楚爸爸為什麼這時突然會用生氣口吻講話。
- 核對情緒、給出空間、核對行為、核對彼此
也許我們可以運用核對的方式,帶著溫和中性的語氣來進行。先進行情緒的核對,也可以把它當做是回應孩子或他人的情緒,舉例來說:我猜看看你是不是很生氣?是不是有點傷心?再核對行為,所以是不是因為很生氣沒辦法自己決定,所以就不想要講了、都給別人決定好了?
也許可以再等一下讓孩子和自己都有一些心理空間可以消化一下講出來的感覺及感受,之後再核對行為的結果。
生氣了,就不想要決定了把決定給別人,留下生氣的自己,這樣是你想要的結果嗎?如果不是的話,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 (中性溫和陪伴的討論非質問)
- 核對前的練習
情緒行為的溝通養成需要一段時間,而大部份的養成要從覺察開始,覺察自己的身體感覺,特別是所有開心或不適的情緒出現時的身體感覺反應,也可以從身體感覺來做覺察,覺察一下身體有沒有舒服的、不舒服或中性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可能有或可能沒有伴隨情緒都沒有關係。每天與孩子進行心情或身體打招呼來核對當下的感覺感受很重要,也協助孩子描述或口述內在的感覺及感受,才能有進一步讓孩子學會貼近自己當下身與心的狀態覺察,進一步的表達出來當下的樣貎,而非背誦已學得的知識來回應(例:跌倒會痛痛或會哭哭-因為也有跌倒不會痛或不哭哭的情況),特別是個人的感覺或感受,是沒有標準答案的。